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NVAF)患者卒中的危险性较高.文章就NVAF的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分层、心脏复律的抗凝治疗、抗凝治疗的合理强度及注意事项等进行了综述.......
作者:卢林;黄如训 刊期: 2002- 05
-
CT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应用
CT血管造影(CTA)是诊断脑动脉瘤的重要方法之一,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相比,具有简易、可靠、快速及创伤小的特点,有比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行三维立体成像,且对动脉瘤形态的描述优于DSA;在动脉瘤破裂急性期在一定程度上可独立诊断并指导外科治疗.......
作者:王存祖;傅震 刊期: 2002- 05
-
手术后卒中
手术后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其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治疗棘手.因此,探讨其可能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文章就手术后卒中的病因、发病机制、相关因素以及应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检查和治疗作了介绍.......
作者:王轶瑾;袁建新 刊期: 2002- 05
-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与脑缺血后的神经再生
神经干细胞具有分化潜能并可自我更新.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成人脑内也有神经干细胞,并且脑缺血后内源性的神经干细胞可以增殖分化,具有再生潜能.文章介绍了神经干细胞在成人脑内的分布和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的自身激活及其可能机制,阐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在脑缺血中的作用和可能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虎;蔡定芳 刊期: 2002- 05
-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遗传学问题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CM)是一种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疾病,其致病基因CCM1位于7q11.2-22.CCM1基因已克隆成功,其编码产物为KRIT1蛋白,能与KPE/RAP1A蛋白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CCM1基因突变使得KRIT1蛋白的功能缺失而导致CCM发生.CCM2与CCM3是近期发现的另外2个与CCM遗传有关的基因.......
作者:谢嵘;陈衔城 刊期: 2002- 05
-
测定脑血管病患者S100B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随着神经免疫学、神经生化学和神经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发现了许多存在于神经系统的标记蛋白质,其中有关S100蛋白的研究进展迅速,S100B是这个超家族的成员之一,生物学活性广泛,与神经系统关系尤为密切,测定脑血管病患者血和脑脊液中的S100B,有助于脑血管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
作者:冯勋刚;李宪章 刊期: 2002- 05
-
环境因素对卒中的临床康复及实验研究的影响
环境因素在卒中的康复中起重要作用.卒中后脑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发生等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有助于制定有效的卒中康复计划及了解卒中康复机制.......
作者:李常新;黄如训 刊期: 2002- 05
-
MRI可预测与Alzheimer病和脑血管病相关的认知衰退速度
......
作者: 刊期: 2002- 05
-
内毒毒素A对偏头痛和日常慢性头痛有效
......
作者: 刊期: 2002- 05
-
不行MRI检查临床诊断腔隙性脑梗死不可靠
......
作者: 刊期: 2002- 05
动态资讯
- 1 老年人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无症状脑梗死的相关性
- 2 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1562 C/T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风险:汇总分析
- 3 脑微出血研究进展
- 4 线粒体解耦联蛋白与脑梗死
- 5 移动式卒中单元用于超早期卒中治疗
- 6 动脉钳夹联合高胆固醇饮食、维生素D3建立大鼠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 7 颈动脉再通内膜切除术与支架置入术对比试验(CREST)
- 8 寰前节间动脉
- 9 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处理指南 2008
- 10 Rho相关激酶与脑血管病
- 11 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闭塞
- 12 临时阻断技术在脑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 13 脾切除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 14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
- 15 卒中患者适度降低血压可能有益
- 16 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诊断评估、病因和治疗:一项前瞻性单中心登记研究
- 17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动物的认知功能评价方法
- 18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组织特征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预测的意义
- 19 伴有同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进展性分水岭梗死的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
- 20 心房颤动患者复发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