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
脑缺血再灌注后影响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因素
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是造成血管源性脑水肿和炎症反应等病理学变化的主要环节.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有多种介质参与了血脑屏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和破坏.......
作者:王剑锋;刘艳丽 刊期: 2006- 12
-
有症状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脑梗死亚型
目的:探讨有症状颈内动脉(ICA)病变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脑梗死亚型的关系.方法:113例有症状ICA病变患者行头颅CT平扫、CT灌注成像(CTP)和CT血管造影(CTA)检查.根据CTA结果将患者分为颅外段ICA闭塞组(36例)、重度狭窄组(44例)和轻中度狭窄组(33例).根据CT平扫结果对患者脑梗死进行分型.根据CTP明确血流动力学状况.分析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脑梗死亚型的关系.结果:ICA闭......
作者:李继梅;徐忠宝;张春玲;高凤玲;贺文 刊期: 2006- 12
-
无心房颤动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抑郁状态与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目的:探讨无心房颤动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抑郁状态与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9例无心房颤动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随访12~18个月(平均13个月),采用24项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评分,得分<8分为无抑郁症状,8~17分为抑郁状态,>17分为抑郁.收集患者单项血管危险因素、血管危险因素总数以及三项血管危险因素数目之和(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分析卒中后抑郁与血管危险因素的关......
作者:汤剑萍;李焰生;林岩;李红伟;徐群 刊期: 2006- 12
-
归咎于高于佳血糖浓度的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的全球和地区死亡率
在低于用来定义糖尿病的传统阈值时,心血管病的死亡风险随着血糖浓度的升高而连续增加.美国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Danaei等对全世界范围内所有高于佳血糖水平的浓度对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死亡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06- 12
-
蛋白尿可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出血性转化
脑缺血后的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transformation,HT)似乎与继发于缺血过程的内皮细胞破坏有关.近已证实,蛋白尿是慢性内皮功能损伤的一种标记物.为了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蛋白尿与HT的关系,西班牙学者Rodriguez-Yanez等进行了一项研究.纳入200例发病24h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51.5%为男性,平均年龄(72.5±8.5)岁.在4~7d之间进行CT扫描来评价H......
作者:曲东锋 刊期: 2006- 12
-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脑血管事件的作用
业已证实,应用他汀类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水平可降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卒中风险.在一些观察性研究中,低胆固醇水平与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加有关.以往尚未对治疗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使其LDL-C水平显著低于100mg/dL(2.59mmol/L)的脑血管的益处进行过研究.为此,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Waters等对治疗新目标......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06- 12
-
颈动脉斑块表面不规则可预测缺血性卒中
除颈动脉狭窄程度外,颈动脉斑块的其他指标(如表面特征和形态)也有可能是卒中风险的重要决定因素.B型超声是能够有效确定这些高危斑块特征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尽管在血管造影研究中已经证实斑块表面不规则或溃疡形成与重度狭窄和缺血性卒中具有独立相关性,但尚未在基于人群的研究中应用这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对斑块表面形态进行过评价.为此,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神经疾病研究所的Prabhakaran等使用前瞻性队列设计,在......
作者:曲东锋 刊期: 2006- 12
-
更多的人可受益于他汀类药物
为了在伴有不同血管病风险的不同年龄段个体中评价40mg/d辛伐他汀终生治疗的成本-效益,心脏保护研究(HeartProtectionStudy,HPS)协作组使用从一种从随机试验中建立的模型来评估血管病事件的终生风险与治疗和住院费用.在英国69家医院纳入20536例有冠状动脉病、其他闭塞性动脉病或糖尿病的男女患者(40~80岁).对辛伐他汀40mg/d与安慰剂进行比较,平均治疗持续时间为5年.......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06- 12
-
先兆性头痛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再出血风险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发病前数天或数周内出现的严重突发性头痛通常被称为警告性渗漏或先兆性头痛(sentinelheadache,SH).据报道,15%~60%的SAH住院患者曾经出现过SH,但其临床意义和病理生理学机制至今仍然存在争论.防止再出血是SAH的重要治疗目标之一,由于SAH后的早期再出血发生率很高,有些学者建议实施超早期手术,但这并没有得到......
作者:曲东锋 刊期: 2006- 12
-
新发性高血压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炎症反应和转归不良
超过半数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急性期存在高血压,但其预后价值尚未被十分清楚,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归咎于把几种截然不同的高血压情况进行了联合分析,如慢性高血压和在卒中急性期出现的过去未知的高血压(新发性高血压).为了探讨新发性高血压与炎症反应和临床转归的联系,西班牙学者Rodriguez-Yanez等进行了一项研究.......
作者:曲东锋 刊期: 2006- 12
动态资讯
- 1 颅内囊性脑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报道标准
- 2 补充维生素B类预防缺血性卒中
- 3 在急性卒中的血压管理中我们(不)了解什么?
- 4 成人自发性脑出血处理指南——2007年更新版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卒中委员会、高血压研究委员会、医疗质量和转归研究跨学科工作组指南美国神经病学学会确认本指南作为神经科医生教学工具的价值
- 5 Nrf2/HO-1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合并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 6 卒中后肺炎
- 7 无创性影像学检查在头颈部血管检查中的应用及评价
- 8 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应行静脉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吗?
- 9 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磁共振成像
- 10 视网膜血管病变与脑血管病
- 11 第十二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征文通知
- 12 卒中相关性肺炎
- 13 体质指数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影响
- 14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其血管重塑的力学机制
- 15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在缺血性卒中中的神经保护机制
- 16 颈部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
- 17 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学
- 18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
- 19 脑缺血与Alzheimer病的老年斑
- 20 间断性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经颅多普勒监测的微栓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