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41/R
邮发代号: 28-2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379.00
杂志荣誉 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4165
- 国内刊号:11-5541/R
- 出版周期:月刊
-
联合应用不同取栓技术可提高大血管闭塞患者的再灌注率
根据第26届欧洲卒中会议上提交的一项研究,同时使用抽吸导管和支架取栓器可显著改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的再灌注率.根据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院神经放射学系Psychogios的介绍,虽然血栓切除术代表着因大血管闭塞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标准,但仍缺乏对不同血栓切除技术的任何直接比较.因此,研究人员对5家大型医疗中心连续450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数据收集工作从首次使用大口径抽吸导管......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17- 10
-
单纯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和远期转归:动脉粥样硬化与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比较
目的探讨大脑前动脉(anteriorcerebralartery,ACA)粥样硬化病变所致单纯ACA供血区梗死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和远期转归,并与其他病因所致单纯ACA供血区梗死进行比较.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由弥散加权成像证实的单纯ACA供血区急性梗死患者,根据卒中病因分为ACA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组和非ACA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组.梗死模式分为包括穿支动脉梗死(perforatingarteryin......
作者:朱双根;陈红兵;唐舒锦;尚文锦;张爱武;朱武生 刊期: 2017- 10
-
有症状颅内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卒中复发风险和预测因素:长期随访结果
目的探讨有症状颅内颈内动脉(intracranialinternalcarotidartery,IICA)狭窄患者的卒中复发风险及其预测因素.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因IICA粥样硬化性狭窄所致首次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患者,规律随访入组患者以评估卒中复发情况.结果共纳入70例患者,男性49例,年龄41~87岁,平均(68.2±12.3)岁......
作者:朱双根;陈红兵;唐舒锦;尚文锦;张爱武;朱武生 刊期: 2017- 10
-
破裂颅内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部位与转归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破裂颅内椎动脉夹层动脉瘤(vertebralarterydissectinganeurysm,VADA)的部位与血管内治疗后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36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破裂VADA患者,根据VADA与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inferiorcerebellarartery,PICA)开口的位置关系分为PICA近端组(13例)、PICA远端组(13例)和累及PICA组(10例)......
作者:郑峥;汪银洲;程琼;李永坤;刘君鹏;付萌萌;江小琳;詹自雄 刊期: 2017- 10
-
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针刺诱导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目的应用针刺诱导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oxygenationleveldependent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BOLD-fMRI)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探讨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纳入20例缺血性卒中后左侧偏瘫患者,应用3.0TMRI分别在发病后3~6周和6个月时进行......
作者:赵义;王苇;周龙江;张新江;李华东;李郑;杜芳;王礼同 刊期: 2017- 10
-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和小血管闭塞性小卒中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倾向评分匹配分析
目的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largearteryatherosclerosis,LAA)和小血管闭塞性(smallvesselocclusion,SVO)所致小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neurologicaldeterioration,END)的风险差异.方法连续纳入南京卒中登记系统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收录的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筛选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
作者:胡挺;刘晓昀;段振晖;单婉莹;王颖;肖露露;王怀明;孙文;朱武生 刊期: 2017- 10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到院至治疗时间延误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到院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延误的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接受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和其他临床资料.以患者到院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door-to-needletime,DTN)60min为标准分为非延误组和延误组,分析影响DTN延误的因素.结果共纳入78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男性46例(59.0%),平均年龄(64.24......
作者:张学梅;顾艳荭;姜丽娟;崔秋霞;虞亚蔚 刊期: 2017- 10
-
他汀类药物用于缺血性卒中治疗和预防:临床实践中需要澄清的问题
随着他汀类药物的广泛应用,显著降低了缺血性卒中的风险,甚至有望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功能转归.但是,在临床实践中,他汀类药物用于缺血性卒中治疗和预防还存在很多需要澄清的问题.文章就此进行了讨论.......
作者:苏克江;祖思源 刊期: 2017- 10
-
Wernekink连合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Wernekink连合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中脑梗死综合征,因中脑的小脑上脚交叉选择性受损而出现的以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及构音障碍(或腭肌痉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临床上非常罕见,文献报道也较少[2-3].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Wernekink连合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减少漏诊和误诊.......
作者:郭章宝;唐丽佳;欧阳方;唐坤;潘晓峰;刘文华 刊期: 2017- 10
-
卒中后疲劳:新出现的证据与管理方法美国心脏协会对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发布的科学声明
至少半数卒中存活者会经历疲劳;因此,卒中后疲劳是引起患者、看护者和临床医生顾虑的一个常见原因.本科学声明根据围绕卒中后疲劳的发病率、患病率、生活质量和复杂发病机制新出现的证据提供了国际性观点.文章对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干预的证据,以及卒中后疲劳对卒中存活者和看护者的影响进行了回顾.......
作者:李力;王惠娟;苗江永;祝春华;陈荣;徐珊;张祥建 刊期: 2017- 10
动态资讯
- 1 铁超载与脑出血后脑损伤
- 2 栓塞后脑动静脉畸形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定量评估
- 3 卒中后皮质脊髓束Waller变性的DTI表现及其与运动功能受损的关系
- 4 活化蛋白C抵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 5 阿司匹林可降低卒中死亡率
- 6 卒中后的家庭康复作用
- 7 80岁后血管性疾病与痴呆风险增高有关
- 8 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机制
- 9 高血糖与脑缺血
- 10 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病情恶化--是采取新策略的时候了吗?
- 11 脑血管变异与缺血性卒中
- 1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与Alzheimer病
- 13 儿童高血压与认知损害
- 14 类固醇治疗卒中一种被过早抛弃的有潜力的疗法吗?
- 15 动脉再狭窄的炎症机制
- 16 von Willebrand因子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
- 17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因素
- 18 循证医学与脑血管病的临床决策
- 19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诊断和治疗
- 20 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认知损害均会自行改善